茵陳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
(英)Capillary Wormwood Herb
【別名】 綿茵陳、白蒿、絨蒿、松毛艾。
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.的幼苗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狀。莖直立,高0.5~1m,基部木質(zhì)化,表面黃棕色,具縱條紋,多分枝;幼時(shí)全體有褐色絲狀毛,成長(zhǎng)后近無毛。葉1~3回羽頭深裂,下部裂片較寬短,常被短絹毛;中部葉裂片細(xì)長(zhǎng)如發(fā),寬約1mm;上部葉羽頭分裂,3裂或不裂,近無毛。頭狀花序小而多,密集成復(fù)總狀;總苞片3~4層,無毛,外層卵形,內(nèi)層橢圓形,中央綠色,邊緣膜質(zhì);花黃色,管狀,外層花3~5,雌性,能育,內(nèi)層花兩性5~7,不育。瘦果長(zhǎng)圓形,長(zhǎng)約0.8mm,無毛?;ㄆ?~10月,果期10~12月。臨床實(shí)踐證明,只有幼嫩的莖葉可以入藥治病,并取名“茵陳”。他還編歌供后人借鑒:三月茵陳四月蒿,傳于后人切記牢。三月茵陳治黃癆,四月青蒿當(dāng)柴燒。”
生于山坡、路邊。全國各地均有分布。
【采制】 春季幼苗高6~10cm時(shí)采收,除去老莖及雜質(zhì),曬干。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 含6,7-二甲基七葉樹內(nèi)酯(6,7-dimethylsculetin)及揮發(fā)油,油中主要為a-蒎烯、茵陳二炔酮(capillin)茵陳烯塊(capillene)、茵陳醇(capillanol)、茵陳色原酮(capillarisin)、氯原酸等。
【性味】 性微寒,味辛、苦。
【功能主治】 清濕熱,退黃疸。用于黃疸尿少、濕瘡瘙癢、傳染性黃疸型肝炎。
【附注】 同屬植物濱蒿Artemisia scoparia Wadldst.et Kit. 的幼苗同作茵陳入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