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五加,別名:刺拐棒、坎拐棒子、一百針、老虎潦、五加參、俄國參、西伯利亞人參,落葉灌木,主要分布于亞洲東北部,西伯利亞一帶。其根部和根狀莖可入藥。
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叢中;藥圃常有栽培。分布于華中、華東、華南和西南。根皮祛風(fēng)濕、強(qiáng)筋骨,泡酒制五加皮酒(或制成五加皮散)。 根皮含揮發(fā)油、鞣質(zhì)、棕桐酸、亞麻仁油酸、維生素A,B1
灌木,高1-6米;分枝多,一、二年生的通常密生刺,稀僅節(jié)上生刺或無刺;刺直而細(xì)長,針狀,下向,基部不膨大,脫落后遺留圓形刺痕,葉有小葉5,稀3;葉柄常疏生細(xì)刺,長3-10厘米;小葉片紙質(zhì),橢圓狀倒卵形或長圓形,長5-13厘米,寬3-7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闊楔形,上面粗糙,深綠色,脈上有粗毛,下面淡綠色,脈上有短柔毛,邊緣有銳利重鋸齒,側(cè)脈6-7對,兩面明顯,網(wǎng)脈不明顯;小葉柄長0.5-2.5厘米,有棕色短柔毛,有時有細(xì)刺。
傘形花序單個頂生,或2-6個組成稀疏的圓錐花序,直徑2-4厘米,有花多數(shù);總花梗長5-7厘米,無毛;花梗長1-2厘米,無毛或基部略有毛;花紫黃色;萼無毛,邊緣近全緣或有不明顯的5小齒;花瓣5,卵形,長-2毫米;雄蕊5,長1.5-2毫米;子房5室,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狀。
果實(shí)球形或卵球形,有5棱,黑色,直徑7-8毫米,宿存花柱長1.5-1.8毫米?;ㄆ?-7月,果期8-10月